致全市师生的一封信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在新学期伊始,盘锦公安祝老师们工作顺利、同学们学业进步!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多发,由于其隐蔽性强、危害面广,已成为当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主要犯罪形式。在校学生因其社会经验相对不足,已成为不法分子重点瞄准的目标群体,危害极其严重。
 盘锦公安提醒广大师生 
  擦亮双眼,识破骗局;
严守底线,远离犯罪!
一、免费皮肤“大陷阱”
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,再通过“激活费、认证费、验证费”骗取未成年人钱财,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。
警方提醒: 所有宣称“免费”却要付费的都是诈骗!切勿轻信!家长应保管好支付密码,并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。
二、红包返利“吃大亏”
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,诱骗未成年人入群,随后以手续费、转账费、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。警方提醒: 天上不会掉馅饼!所有“充值返利”都是骗局!切勿被小利诱惑,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。
三、“防沉迷”骗钱财
以“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”为由,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,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。
警方提醒: 所有声称能解除“防沉迷”的都是骗子!切勿透露账户密码、短信验证码,更不要开启“屏幕共享”功能。
四、假明星发“假福利”
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,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,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“明星粉丝QQ群”为诱饵,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,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。
警方提醒: 追星要谨慎!任何明星官方都不会向粉丝索要钱财。凡是以偶像名义要求转账的,都是诈骗!
五、冒充客服“假退款”
骗子冒充购物平台客服,以“商品质量问题退款”或“误开会员需取消”为由,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或通过网贷平台操作转账。
警方提醒: 官方客服不会要求您转账或借贷!任何退款操作均应在原平台进行,切勿透露短信验证码和支付密码。
六、虚假培训班“催缴费”
骗子冒充学校老师或校外培训机构,通过群发短信或邮件,以收取“精品课程费”、“培训材料费”为名,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转账。
警方提醒: 收到此类缴费通知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直接与老师、校方电话核实确认,切勿轻信短信链接直接转账。
七、虚假“征信”诈骗
针对大学生群体,骗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,谎称“账户异常会影响个人征信”,诱导其通过虚假网贷平台贷款并转账至“安全账户”进行所谓的“注销账户”、“修复信用”。
警方提醒: 个人征信无法人为修改或注销!凡是声称需“注销贷款账户”或“清零额度”否则影响征信的,都是诈骗!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。
八、虚假购物“卷钱财”
骗子在二手交易平台、社交群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广告(如手机、游戏机、宠物等),诱导受害者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。一旦收到货款便直接拉黑消失,或以“包裹被扣需缴关税”等理由继续行骗。
警方提醒: 网购请选择正规平台交易,切勿脱离平台私下转账!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多是陷阱,牢记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切勿贪图便宜因小失大。
盘锦公安郑重提醒:警惕成为“电诈工具人”,莫因小利触刑法!凡出借、出租、出售个人电话卡、银行卡、支付账号(微信/支付宝),或代他人拨打电话、发送诈骗信息、扫码转移资金、线下提取不明来源现金等,均可能涉嫌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。切勿以为“未直接参与”就无关紧要,一旦涉案,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,面临信用惩戒甚至刑事处罚!请严守法律底线,保护个人信息,拒绝一切“高佣金、轻松赚”诱惑,远离犯罪陷阱!
老师们、同学们,反诈没有旁观者,你我都是践行人。增强防范意识,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,更是为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安宁贡献一份力量。让我们立即行动,携手并肩,共同打造一个清朗安全的“无诈校园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