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 繁体
国务院 盘锦市人民政府
当前位置: 首页 >动态要闻 >通知公告

公 示

发布日期:2025-10-20 浏览次数:27

按照《中共盘锦市委办公室、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盘锦市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推荐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》(盘委办传发〔2025〕39号)要求,根据工作部署,经自下而上、层层选拔、好中优选,确定盘锦市劳模7名、盘锦市先进集体5个拟推荐对象。

为充分发扬民主、广泛听取意见、接受社会监督,现将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,公示时间从2025年10月20日起,至10月24日止,共计五个工作日。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,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、邮件、信函(以到达日邮戳为准)等方式向市农业农村局反映。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,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请告知或签署实名,并提供联系电话。

通讯地址:盘锦市兴隆台区乐园路盛京银行北侧

邮 编:124010

联系电话:0427-2818362

传 真:0427-2879755

盘锦市农业农村局

2025年10月20日

一、盘锦市劳动模范

1.曹雨春,男,汉族,1962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原后杨村党支部书记,现已退休。

2014年以来,在曹雨春的宣传和带领下,百姓参与设施农业种植的热情明显提高,设施农业园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产业化规模已初步形成,深受上级政府重视。几年来,他出入最多的就是各家各户的大棚,为了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,他先后自费奔赴吉林、沈阳、朝阳等地考察学习,并且引进了新品种“茉莉香”葡萄。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,他东拼西凑的借了点钱开始实验,自己扣了两栋大棚种植葡萄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两年后,葡萄喜获丰收,并且深受市场欢迎。就这样,彻底激发了百姓种植大棚葡萄的热情,一年的时间,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00余亩。为了让百姓能真正学到种植技术,他又自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做知识讲座和现场指导,现在种植葡萄的村民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技术。

2.吴明哲,男,汉族,1995年1月出生,群众,现任盘锦会友继刚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
自2019年起,盘锦会友继刚米业有限公司与陆家镇300余户农民签订了5000亩订单收购合同,以高于市场价0.02元/斤的价格,回收订单农户稻谷,大大提高公司产能的稳定性,同时给陆家镇300余户农户每年带来86万额外收益。2020年,他认真研究市面上的优质水稻品种,不断实验,带动农民种植新品种,2023年带动农户种植红海滩1号品种3000余亩,农民增收30余万元。他带头组建电商团队,让大米更畅销。公司电商团队从原来的3个人,发展到20余人。2021年,公司通过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大米超过5000吨,发出物流包裹数量300万个,销售农产品3000万元;2022年电商累计销量同比提升203%,销售大米超过1万吨,发出物流包裹数量500万个,销售农产品6000万元。2023年起电商销售渠道更加稳定,让消费者能吃到优质的盘锦大米的同时,也让企业获得更为稳定的销路。

3.张大廷,男,汉族,1979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盘锦鼎盛米业有限公司合伙人。

在工作业绩方面,该同志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合理调配资源等举措,使大米的年产量由3万吨逐年递增达到了4万吨,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供应能力。建立严格且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,从稻谷采购源头抓起,对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。使得大米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,次品率大幅降低,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同时重视客户关系管理,能及时了解到客户需求和意见,互利共赢,稳步发展。

4.齐欢,男,满族,1986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。现任坝墙子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、稻盛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。

稻盛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,是一家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核心,集一产、二产、三产融合发展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。齐欢同志始终秉持“科技赋能农业,创新引领发展”的理念,深耕现代农业领域。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,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研发智能农业装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,累计申请专利10余项。2023年,他主导完成了稻盛美5G智慧农业项目升级改造,实现了从种植、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该项目荣获“省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”,其创新模式为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树立了新标杆。

5.李南,女,汉族,1981年1月出生,群众,现任盘锦香涛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
李南同志于2007年参加工作,在盘锦香涛米业从事全面公司管理,包括农业种植及生产、战略发展和营销管理等工作。在盘锦大米品牌宣传的工作中努力创新,先后创立了“香涛”、“香品”等自有品牌,并带领香涛米业通过了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明,获得了盘锦市龙头企业、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、最受欢迎农产品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,使得“香涛”品牌被评为著名商标。李南同志在生产过程中主张推行优选水稻品种,绿色保质储存,采用全程无尘大米生产工艺,过程自动化、透明化,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。在李南同志的不懈努力下,公司于2022年增资扩产,使生产能力提升两倍,并通过产品追溯制度有力的保证了每道工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。李南同志常年坚守工作岗位,经常工作到凌晨,并长期深入全国市场调研推广,目前在东北、江浙、以及川渝等地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,为盘锦大米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6.宋国庆,男,汉族,1982年10月出生,群众,现任盘锦鹤乡旺升肉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。

从事冷鲜肉行业20余年,经过不懈努力,现已形成一家集现代化肉类食品分割加工、冷藏、冷链物流运输、仓储服务、终端生鲜连锁等融合现代化大型标准肉类食品加工企业,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也是辽宁省盘锦市唯一一家定点屠宰企业。通过引入先进的分割加工设备、建立全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体系,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,企业年加工能力与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,不仅为盘锦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优质冷鲜肉供应,还带动了当地养殖业、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,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;同时,他注重企业品牌建设,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完善的服务体系,赢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广泛认可,使企业成为区域肉类食品行业的标杆企业。

7.张长新,男,汉族,1971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主管,高级农艺师。

张长新同志毕业后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,30年来专注于生态蟹苗生产技术,在蟹苗产量、轮虫产量、种蟹成活率上研究探索,首次提出清水布苗的技术方案,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并推广,为公司生态蟹苗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先后参与国家863计划、辽宁省科技计划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。2023-2025年,他被任命为公司生产技术主管,负责生态蟹苗生产和水库养殖技术管理,期间主导科技创新引导生产,2023年大水库生产银鱼178吨,收入近千万元;2024年生态蟹苗生产较2023年增加产量34000多斤,市场占比增加1.8%,达历史产值新高,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二、盘锦市先进集体

1.盘山县陈家镇朝鲜族村委员会,朝鲜族村于1974年建村,全村区域总面积1.0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899.4亩。现有村民87户、243人,党员12人,村“两委”班子4人。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、省级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、省级美丽村等荣誉。

近年来,朝鲜族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、一体推进,构建“特色产业+民族团结”发展模式。通过创新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联营机制,创办“昌赫专业农民种植合作社”,创建“金顺酱菜厂”“金顺酿酒坊”,打造“金娘子”特色品牌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推动“民族团结+农文旅”融合发展,积极推广庭院经济,带动就业20余人,实现总收入超40万元。打造“玫瑰花海民宿”,设计“民俗观光游”非遗文化科普研学等综合旅游线路,形成“种植——加工——旅游”全产业链,实现村集体日营业额达9000元以上。探索“党支部+电商”模式,打造“金娘子”电商品牌,把特色农产品、村民的农副产品以及盘锦地标性产品河蟹、大米送入“云端”,实现“出村进城”。2024年,通过线上平台销售朝鲜族特色酱菜及农副产品累计达4万余单,销售额超400万元。

2.双台子区陆家镇任家村委员会,任家村区域面积3.9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900亩。辖两个自然屯、4个村民小组,居民493户、1520人,村“两委”成员5名,党员66名,下设5个网格片区。

在产业发展方面,大力水稻种植、蔬菜和中草药种植、河蟹养殖等产业,2025年在市、区农业农村部门帮助下,盘活了绿港现代农业园区闲置资产,建成中医中草药博物馆,开展金银花、龙葵等中草药种植,以传统中医文化为基础,打造集文旅康养、传统文化与研学一体的综合性项目。在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,以党群服务中心、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美丽乡村建设基地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。划分党员责任区,打造党员示范路,引领党员带头搞土地承包“归大户”,通过大手拉小手发展经济,带动群众致富。组建三支志愿者服务队,在乡村治理各个方面发挥带头作用。2020年任家村打造全市首家“村民评理说事点”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、积极为村的党建、宜居、经济、民生、信访稳定和社会发展谏言建策,真正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最前沿。

3.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成立于2007年8月15日,现有社员312人,注册资金675万元,总资产5490万元;固定资产3680万元,现有办公区、库房、农机具库房及粮食仓储库1.5万平方米,高科技智能连体温室1.5万平方米,现代化农业示范区2万平方米,大中型农机具及配套设备369台套,农机总动力达到11800千瓦。

2025年合作社流转及入股土地1.03万亩,其中入股4千亩,用于绿色水稻种植和无公害河蟹养殖,实现了“一水三用,一地多收”的良性生态循环效益。与产学研结合实地试种新品稻种,工厂化育苗总数达100万盘。通过引进的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智能化的新型机具设备,为周边农户提供代育、代插、代防、代收一条龙服务累计达50万亩。合作社安排长年就业118人,短期就业达300多人,直接解放劳动力5千人转移到二、三产业就业,增加家庭收入,提高生活水平。省级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合作社土地实施,我们将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智慧农业信息化做到实时监测、精准田管。以绿色高标准农田为载体,以优化田园生态为目标,达到以农促旅,以旅兴农,为盘锦市全面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。多年来合作社获得“国家级示范社”、“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”、“全省农机大户”和“种粮大户”、农民合作社党建示范社、“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、“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”、“优秀基层党组织”、“先进党支部”等多项荣誉。

4.辽宁真康商贸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8年7月,位于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白家村,注册资金5000万元,是盘锦首家拥有种养殖、豆制品加工、配送的农副产品仓储、贸易企业。

秉承“品类全 、质量好、配送快”经营理念,目前公司自有温室种植大棚55栋,分拣中心5600平方米,含冷藏库290平方米、冷冻库230平方米,办公区域1200平方米;豆制品深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,含保鲜库145平方米、冷冻库60平方米、速冻库58平方米;净菜加工车间1100平方米,含保鲜库180平方米、冷冻库58平方米。运送车辆20台,其中箱式冷藏货车15台,小型箱式货车1台,小面包车2台,皮卡2台,企业员工55名。 食材基地供应、源头采购,保证食材来源可追溯,价格低廉,品质优越。“质量好、配送快”的经营理念,“认真做食材,健康每一天”的宣传口号,为全区及盘锦市各大企事业单位、行政机关、社会团体、学校食堂配送绿色、安全、放心、营养的健康食材。公司上游订单农产品供应地主要集中在大洼区及周边等城市,主要以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公司+企业+农户”、“公司+种植基地+农户”三种订单合作模式,供应链功能健全以集配中心为核心,包含进货、分拣、储存、出货、退货等,通过稳定的上游供应商+下游分销商+线上平台销售,保证了各节点稳固联营合作关系,有效的保护了产地农户生产积极性,减少降低产地农户农产品销售风险。基地农产品可追溯等优势,突出发展订单农业,加速推进上联农户+基地、下接市场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。

5.新发地(盘锦)农产品有限公司,成立于2021年6月,注册资金5000万元,现有职工150人。

企业核心运营的“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”项目,总投资36亿元,占地1186亩,分两期建设,致力于打造覆盖东北、辐射全国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。依托智慧冷链与数字化平台,构建“产、供、销、储、运”一体化生态链,推动“南菜北运、北粮南销”,年促成跨区域果蔬流通40万吨,2024年交易额达145亿元。通过“辽京物流专线”,每日免费开行10辆冷链车,推动辽宁农产品进京,辽宁蔬菜、水果、鸡蛋年供应北京新发地分别达80万吨、35万吨和11万吨,其中盘锦碱地西红柿、丹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。企业还联动300余万亩种植基地,带动60万户农户增收,推动“辽品出辽”。企业先后被列入《辽宁省推进“一圈一带两区”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现代服务业清单,获评辽宁省重点工程项目、盘锦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、电商助农企业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,并于2025年申报省部共建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盘锦市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(运营主体),持续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产业动能。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