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履不停,守望城市“呼吸”
清晨五点半,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,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的工作人员已经手持监测设备,静立在一处大气国控站点旁。仪器开启,屏幕上跃动的数据,正是这座城市空气质量的“实时脉搏”。
国控与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,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“基准尺”。在全市范围内,3个国控站点与6个省控站点如“空气哨兵”,24小时监测着环境空气质量,为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提供重要依据。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与市生态环保服务中心大气科的16名工作人员,正是这些哨兵的“守护者”,他们每日穿行于各点之间,完成巡查与维护任务。
上午八时,工作人员已抵达位于兴隆台区新生街道的大气国控站点展开巡查。这处站点毗邻鼎翔生态旅游区,易受人流、车流干扰。他们细致排查站点周边30米范围内的情况,排除任何可能影响监测的干扰源,保障数据的准确与真实。
正午阳光炙热,地表温度持续攀升。在盘锦高新区的大气国控站点,工作人员仍在高温中坚守,紧盯VOCs(挥发性有机物)排放风险。“高温天气更需防范污染物超标,数据一旦波动,必须立即核查企业生产状态,并及时督促整改。”一位工作人员手捧设备,一边记录一边介绍。
晚七点,城市交通渐归平静,而大洼区的省控站点却进入一日中的忙碌时刻。此时正值大气环境颗粒物累积的高峰期,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迎来新的挑战。夜巡与实时监控仍在继续,确保监测不断档、响应无延迟。
步履所至,是日复一日的坚守。这些基层环保工作者平均每日巡查3个站点,步行超过一万步,一年累计行走距离可绕盘锦市40圈。一次次细致的巡查,不仅体现了守护蓝天的决心,也汇聚了他们的专业与专注。截至目前,盘锦市优良天数比例已连续两年保持在89%以上,PM2.5浓度较2019年下降26.7%,空气治理成效日益显现。
当市民推窗见蓝、抬头赏云,享受“盘锦蓝”带来的美好之时,这16名环保人依然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,默默守护着每一缕空气的清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