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动态信息 >动态要闻

辽滨经开区: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 织密发展“守护网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04 浏览次数:20

入汛以来,面对辽宁省降水偏多、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的严峻形势,辽滨经开区以“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”为目标,立足“防”字当先、“实”字托底,统筹指挥体系、风险排查、监测预警、物资队伍、应急值守五大关键环节,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及强降雨应对工作,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。

党建引领筑根基 指挥体系聚合力

自今年3月起,辽滨经开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谋划、高位部署,将防汛工作纳入党政同责重点任务清单。一方面,制定印发多份防汛工作要点及汛前准备通知,明确重点任务,多次召开防汛专题会议,集中解决城区排水、管网疏通、泵站修复等突出问题,细化管委会领导班子及重要经济目标、重要设施的防汛包保责任,实现“每段河道、每座水闸、每个企业”都有专人守护。另一方面,依托国家四级应急指挥部建设体系,构建“指挥—调度—执行”三级应急指挥架构,调整完善指挥部组成人员,打通“命令下达、情况回报”的上下贯通链条。同时,持续组织开展防汛拉练调研检查,积极迎接省市督查检查,动态更新风险管控清单,确保防汛指挥“指令清晰、响应迅速、处置高效”。

隐患排查无死角 筑牢防汛安全线

以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为契机,辽滨经开区聚焦“三地一低一桥”及重点领域,开展全方位、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。在基础设施领域,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,建设部门对雨水泵站、居民小区、地下车库等进行细致检查,大力开展雨水井疏通维修、雨水管网及水系整治工作,推进雨水提升泵站新建,切实整改各类隐患;农发集团对水闸进行检修,更换相关设备,及时整改水库等场所隐患;交通部门加强港口设施防护,落实极端天气闭港措施,消除安全隐患。在重点企业领域,应急部门重点检查遇水反应危化企业,排查危险品库房、储罐区等关键部位,精准辨识风险点并督促整改;经发部门检查粮库,指导企业做好排水沟渠清理和抢险设备预置工作。在薄弱堤段领域,联合街道实施堤坝、排水干渠加高加固工程,协调修建节制闸;在险工护岸段储备充足防洪物资,配备专门巡查人员和抢险队伍,严防风暴潮、“鬼潮”引发海水倒灌。

监测预警全天候 主动防灾筑屏障

为提升监测预警能力,辽滨经开区构建“科技+人工”双重监测网络,切实打好防灾“主动仗”。科技赋能方面,充分运用国家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,结合指挥中心海洋监测平台、雷电预警系统,实时跟踪辖区雨情、水情、潮汐、雷电变化,大幅提升瞬时强降雨、风暴潮风险监测精度。人工补充方面,联动多方人员建立“雨情观测哨”,在企业雨水收集井设立“水位观测哨”,实时捕获厂区渍涝、道路积水等汛情实况,确保“小隐患早发现、小险情早处置”。分级响应方面,按照“蓝、黄、橙、红” 四色预警响应机制,根据不同预警级别明确监测信息发布频次,通过“精准预警、及时响应”引导企业群众提前防灾避险。

应急准备求实效 关键时刻能担当

辽滨经开区坚持“未雨绸缪、有备无患”工作要求,全面强化应急能力建设,确保关键时刻“拉得出、顶得上”。预案演练突出“实战化”,修订完善防台防汛应急预案,审查部门及企业防汛预案,组织企业开展防汛演练和桌面推演,覆盖大量人员,重点演练“搬抬运”“抽排泄”等实战环节,确保全员熟悉处置流程。物资队伍追求“专业化”,储备维护各类防汛物资,动态统计企业防汛物资,组建涵盖政府消防、企业消防、社会应急等力量的防汛抢险队伍,通过多次拉动测试,确保“队伍拉得出、顶得上、打得赢”。阵地预置注重“前置化”,结合往年防汛经验,在重点区域预置防汛阵地,规范挡水排水泵组设施,执行“待泵等雨”临战状态;指导重点企业绘制防汛除涝示意图,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,启用专业通讯手段,确保“汛情一来,立即处置”。

直面挑战再奋进 坚守安全保发展

当前,辽滨经开区防汛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效,但仍面临防汛物资部分老化、极端天气应对难度加大等挑战。下一步,经开区将聚焦“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提能力”,持续加密重点部位巡查频次、加快隐患整改进度,利用AI算力、大数据模型提升监测预警精准度,充实防汛物资品种数量、加强专业抢险队伍建设,完善部门会商联动机制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坚决打赢2025年防汛攻坚战,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保驾护航。

 

 

Baidu
map